在大理市的教育星图上,双廊中学这颗明珠在苍山洱海间散发着独特光芒。它地处双廊镇,作为农村学校,在众多参赛校中,奔赴赛场的路途最为遥远。可这并未阻碍其在体育征程上的奋进脚步。自2015年大理市第一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启,双廊中学年年踊跃参与州、市教体局组织的各类校园体育赛事,成绩斐然,还在2017年荣获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称号。
校长李新平,无疑是双廊中学体育发展的核心推动者。多年来,他怀着对体育教育的赤诚热爱,全身心投入学校体育事业。校内赛事时,他总是赛场边的活跃身影。目光紧随着比赛进程,球员精彩表现时,他毫不吝啬掌声与欢呼;球队遇困境,他迅速暂停,冷静分析局势,给予战术指导,激励队员重振信心。
今日赛场,我抓住间隙与李校长交流了两个问题。首先问到,双廊中学距市区最远,为何还能坚持每年积极参加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?李校长介绍,双廊中学是农村寄宿制初中,多数学生来自山区,他们吃苦耐劳且颇具体育天赋,无奈训练条件有限,专业教练稀缺,但对体育的渴望炽热无比。学校教师为办好让双廊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以赴。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,借社团活动组建了多支体育队伍,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。因日常活动扎实开展,各队伍都有一定实力。尽管面临训练条件差、经费短缺、路途远、安全隐患大等难题,近十年学校仍坚持组队参赛,极少缺席。学校篮球队更是在大理市成绩优异,成为农村学校体育的佼佼者。
接着,我询问这些年参加比赛有何收获与经验?李校长感慨地说,通过这些年参赛,学生、老师和教练都成长显著。虽付出诸多,但收获满满。参赛同学收获信心与力量,明确目标,点燃激情。在赛场上,他们体验成败,领悟拼搏与坚持的体育精神,感受体育公平,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内涵。不少同学因参赛更珍惜学习机会,努力提升成绩。像杨龙、杨成、杨燕林等优秀学子,分别考入北京体育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云南大学等高校。而且,体育队伍训练对学校管理起到促进作用,助力双廊中学在学校管理和中考成绩上,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。
李新平的坚持与付出,让双廊中学运动员在赛事中屡获佳绩。更重要的是,他为学生树立了榜样,让农村孩子明白,只要坚持追求,再艰苦的条件也能实现梦想。他的努力,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强大动力,为学生打开了走向广阔世界的窗。在李新平的引领下,双廊中学的体育教育形成了独特模式。学校充分挖掘山区学生的潜力,利用有限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。体育不仅是竞技项目,更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。从日常训练到赛场角逐,李新平始终陪伴。他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,了解他们的优势与不足。在训练计划制定、队员心理辅导等方面,他都亲力亲为。他深知,对于这些农村孩子,体育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契机。
在比赛筹备阶段,面对经费紧张,李新平积极奔走,争取各方支持;考虑到路途遥远,他精心安排交通与后勤保障,确保学生安全参赛。他的细致入微,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比赛。双廊中学的体育成就,也带动了周边学校。其他农村学校纷纷借鉴其经验,推动当地农村体育教育发展。李新平的理念与实践,如同星星之火,渐成燎原之势。
如今,双廊中学的体育之路越走越宽。学生在体育中磨炼意志、提升能力,不仅在赛场上争光,更在人生道路上昂首前行。李新平以他的教育情怀和不懈努力,书写着乡村体育教育的动人篇章,为农村孩子点亮了逐梦之光,让他们在体育的天空中自由翱翔,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勇进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